首阳

逊国同来访圣谟,适观争国誓师徒。 耻生汤武干戈日,寜死唐虞揖让区。 大义充身安是饿,清魂有所未应无。 始终天地亡前后,名骨虽双此行孤。

译文:

伯夷、叔齐为了躲避王位,一同来寻找圣王的治国方略。恰好看到武王伐纣,誓师出兵的场景。 他们以生在商汤、周武王动用武力征伐的时代为耻辱,宁可死在唐尧、虞舜那样以礼义禅让的理想国度。 正义大义充满他们的身心,哪里算得上是饥饿受苦呢?他们高洁的灵魂应当是有所依归而不会消散的。 从始至终,天地之间不论时间先后,他们的行为独一无二。虽然伯夷、叔齐两人的声名和尸骨是相伴随的,但他们这种坚守道义的行为却是无比孤独、无人可及的。
关于作者
宋代石延年

石延年(994~1041)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人,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