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五

干斗气沈龙已化,置刍人去榻犹悬。

译文:

宝剑所散发的光芒早已消失,据说铸剑的龙泉水也已化作他物。就像当年郭隗那样贤能的人已经离去,只留下那曾经悬挂着用来招揽人才的空榻。 “干斗气沈龙已化”中“干斗”一般指的是干将、莫邪剑,传说它们有神异的光芒直冲斗牛星宿之间,“龙已化”可能暗指铸剑之地的龙泉水等发生了变化,象征着曾经的神奇、不凡已不再。“置刍人去榻犹悬”化用了燕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还在旁边设置了用刍草扎成的假人来表示对贤才的敬重等典故,“人去”表明贤才已离去,“榻犹悬”强调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招揽贤才的象征之物。整体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人才难觅的感慨氛围。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