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秋雨

点滴行云覆苑墙,飘萧微影度回塘。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薤叶凉。 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无韵湿疏黄。 萤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风玉漏长。

译文:

那细密的雨点,伴随着流动的云朵,缓缓地覆盖在宫苑的墙壁上。雨丝轻柔飘洒,带着淡淡的影子,慢悠悠地飘过曲折的池塘。 在这秋雨中,弹奏秦地之曲,还没感觉到琴上的朱弦被雨水浸润,然而那如楚襄王梦遇神女般的幽梦,却早已察觉到薤叶带着丝丝凉意。 野外的河水因为秋雨泛起了层层波浪,那水色变得更加澄澈、碧绿;经霜的树林失去了往日的韵味,稀疏的黄叶被雨打湿。 萤火虫越来越稀少,燕子也安静无声,高窗之外暮色降临。此时,秋风正起,计时的玉漏声仿佛也拖得格外漫长。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