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夕内宿

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 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

译文:

在重阳节的傍晚我前往宫内值宿。我手持着菊花,本想像陶渊明那样借酒消愁、唤醒沉醉的心绪,可还是扬鞭策马,进入这宫廷之中。 周围那些小人就如同秋天里聚集起来的蚊虫,嗡嗡扰人,一刻也不停息。而我就像那孤独的鸟儿,在暮色降临的时候便想先行归巢。 这世间的人情冷暖、境遇好坏有着鲜明的阻隔。人还是那个人,不会因为时间的流转,就觉得今天的自己和昨天有什么本质的对错之分。 我悠然地摘下官帽、解下佩饰,卸下一身的官职束缚。在睡梦中,我频繁地梦到北山的薇菜,那是一种远离尘世、隐居生活的象征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