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青琐曾留眄,珍藂宛未移。 幸分霖雨润,犹见艳阳姿。 岸帻来朱槛,攀条忆绛蕤。 能令人爱树,不独召南诗。

译文:

曾经在皇宫的宫门(青琐指代宫门)那里,我就留意过这珍贵的海棠花丛,感觉它仿佛从未迁移过。 幸运的是,它得到了如及时雨般的滋润,如今依然能展现出在艳阳下那美好的姿态。 我把头巾掀起露出额头,来到这红色的栏杆旁,手攀着枝条,回忆起它那红色花朵的样子。 这海棠花能够让人如此喜爱它所在的树木,可不单单是因为《诗经·召南》里那些赞美甘棠树的诗篇(这里借《召南》诗体现海棠花如甘棠树般受人喜爱)。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