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行

西风陨髙梧,秋暑退残热。 岂不欣微凉,寤叹惊急节。 岁华聿云暮,露气繁霜结。 干戈随凝阴,虏骑壮胜铁。 边防久凋残,河洛据戎羯。 中原无长城,何以限逸越。 传闻今年春,关辅已蹀血。 强兵健马区,乘间肆陵蔑。 况兹柔脆乡,岂复劳龁啮。 江汉非不深,天险为人设。 要害无重兵,一苇自可绝。 恬然不为备,庙筭岂有说。 翠华果何从,大计宜早决。 缅怀沙漠寒,矫首望汉月。 杳无鸿鴈来,宁不野鼠掘。 何时金凤辇,复返苍龙阙。 群生有安堵,国耻稍一雪。 努力肉食谋,傍观心已折。

译文:

秋风飒飒,吹落了高大梧桐树上的叶子,夏日残留的暑气也随着这秋风渐渐消退。 我怎能不欣喜于这微微的凉意呢?可醒来后却不禁感叹,这季节的更替竟是如此急促。 时光匆匆,一年即将走到尽头,夜露浓重,寒霜凝结。 战争的阴云随着这寒冷的天气弥漫开来,敌人的骑兵强壮得如同钢铁一般。 边疆的防备长期以来遭到破坏,黄河、洛水一带已被敌寇占据。 中原大地没有像长城那样坚固的防线,又该用什么来阻止敌人肆意地侵犯呢? 听说今年春天,关中地区已经是战火纷飞,血流成河。 那原本是精兵健马聚集的地方,敌人却趁机肆意欺凌侮辱。 更何况我们这地势相对柔弱的南方地区,又怎能经得住敌人的啃咬呢? 长江、汉水虽然水势深险,但所谓的天险也是要靠人来守卫的。 那些军事要地没有重兵把守,敌人就像渡过一片芦苇地一样轻松地就可以突破防线。 可如今朝廷却安然自得,不做任何防备,朝廷的谋划又该如何解释呢? 皇帝陛下如今究竟身在何处啊,国家的重大决策应该早早做出啊。 我遥想着北方沙漠的寒冷,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仿佛那是汉家的明月。 却始终没有看到大雁带来任何消息,难道只能任由敌人像野鼠一样肆意挖掘破坏吗? 什么时候皇帝的车驾才能重新回到皇宫呢? 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的耻辱也能稍稍得到洗刷。 希望那些身居高位、享受俸禄的官员们努力谋划,我作为旁观者,内心早已悲痛欲绝。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