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萃群英,实为太平基。 禇公初侍书,遂以骾亮知。 諌疏屡献纳,对扬竭论思。 翩如丹山凤,来为箫韶仪。 飞鸟自依人,此言已堪嗤。 更云谮刘洎,厥理尤足疑。 贤者虽已矣,可以此心推。 薫莸难共器,枭鸾不同栖。 故令敬宗辈,污染成瑕疵。 我观永徽间,武氏盗政机。 祸端始床第,几使国祚移。 当时河南公,力诤伏丹墀。 顿首愿还笏,丐身田里归。 义气动人主,回天初庶几。 鄙哉英公𪟝,一言遂成非。 坐令牝鸡晨,啄丧靡有遗。 元勋顾命老,远窜湘江湄。 茫然不复召,讵忆抱颈时。 卑湿所不堪,须髪尽成丝。 至今潭府帖,志士生长悲。
五哀诗 唐中书令禇遂良
译文:
这首诗较长,下面逐句为你翻译:
### 第一段
“贞观萃群英,实为太平基。”
贞观年间汇聚了众多杰出人才,他们齐心协力,为大唐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禇公初侍书,遂以骾亮知。”
褚遂良最初以侍奉皇帝书写的身份进入朝廷,很快就凭借刚直坦诚的品格为人所知。
“諌疏屡献纳,对扬竭论思。”
他多次向皇帝呈上谏疏,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朝堂上应对皇帝的询问时,也竭尽自己的智慧,深入思考并表达观点。
“翩如丹山凤,来为箫韶仪。”
他就像那来自丹山的凤凰一样,仪态翩翩,来到朝廷为盛世增添祥瑞,如同古代舜帝时演奏箫韶之乐引来凤凰起舞一般,为朝廷带来了良好的风气和气象。
### 第二段
“飞鸟自依人,此言已堪嗤。”
“飞鸟自依人”这样的话,实在是让人觉得可笑。(这里可能涉及对褚遂良某种不实说法的批判,但具体典故需结合更多背景理解)
“更云谮刘洎,厥理尤足疑。”
更何况说他诬陷刘洎这种事情,其中的道理更加值得怀疑。
“贤者虽已矣,可以此心推。”
贤能的人虽然已经逝去,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品德和行为来推断事情的真相。
“薫莸难共器,枭鸾不同栖。”
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恶鸟和凤凰不会栖息在一起。比喻君子和小人不能共处。
“故令敬宗辈,污染成瑕疵。”
所以才让许敬宗那些小人有机会对他进行污蔑,使他的名声蒙上了污点。
### 第三段
“我观永徽间,武氏盗政机。”
我看唐高宗永徽年间,武则天开始窃取朝廷的政权。
“祸端始床第,几使国祚移。”
祸端最初是从宫廷内的男女之事开始的,几乎让大唐的国运发生转移。
“当时河南公,力诤伏丹墀。”
当时身为河南公的褚遂良,在宫殿的台阶前极力诤谏。
“顿首愿还笏,丐身田里归。”
他磕头请求将朝笏归还朝廷,希望能辞官回到家乡。
“义气动人主,回天初庶几。”
他的义气和忠诚感动了君主,起初似乎有挽回局势的可能。
### 第四段
“鄙哉英公𪟝,一言遂成非。”
可叹啊,英国公李𪟝,他的一句话却让局势急转直下,导致错误的结果。
“坐令牝鸡晨,啄丧靡有遗。”
就这样使得武则天如同母鸡打鸣一样掌控朝政,大唐的基业几乎被她蚕食殆尽。
“元勋顾命老,远窜湘江湄。”
作为开国元勋、受先帝遗命辅佐新君的褚遂良,却被流放到遥远的湘江岸边。
“茫然不复召,讵忆抱颈时。”
他满心茫然,再也没有得到朝廷的召回,皇帝难道还记得当初与他亲密抱颈的时光吗?
“卑湿所不堪,须髪尽成丝。”
那潮湿低洼的环境让他难以忍受,头发和胡须都变得雪白如丝。
“至今潭府帖,志士生长悲。”
直到现在,看到潭州府关于他的记载,有志之士都会长久地感到悲伤。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