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 髙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 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 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 是时汉初定,颇杂秦覇称。 力还治古制,物物与正名。 改朔易服色,庶几礼乐兴。 仪章悉草具,舆议当公卿。 岂知绛灌徒,谮毁如建瓴。 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 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 弃鼎宝康瓠,铅刀钝青萍。 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 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 及观𫛳鸟赋,颇觉生死轻。 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 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 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已荣。 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 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诚。 奈何君臣义,浇薄返不明。 缅怀古人心,使我气拂膺。
五哀诗 汉梁王太傅贾谊
译文:
贾谊有成为三公辅相的才能,二十岁左右就到汉朝朝廷游历。
他高谈阔论帝王治国的谋略,精妙地阐述了国家治乱的情由。
随意地应对皇帝的诏令,就让那些老臣们大为惊叹。
从容地谋划策略,声名四处传扬。
当时汉朝刚刚建立,治国方略还掺杂着秦朝的霸道之术。
贾谊极力主张恢复古代的治理制度,给万事万物都正名。
他提议更改历法、变换服色,期望礼乐能够复兴。
礼仪制度都已经初步拟定,众人的议论都认为他应当担任公卿之位。
谁能想到周勃、灌婴这些人,像高屋建瓴一样诋毁他。
天子渐渐疏远他不再任用,将他贬到了长沙城。
他轻快地渡过湘水,写下文章凭吊屈原。
就像舍弃宝鼎而看重破瓦罐,把铅刀当作锋利的宝剑。
那些隐晦的话语哪里只是哀悼屈原,也是他在自我评说。
长沙地势低洼潮湿,怎么能让人长寿安宁。
等到读了他的《𫛳鸟赋》,感觉他对生死看得很轻了。
后来他在宣室接受汉文帝的召见,汉文帝听得入神,半夜还不断地向前移动坐席。
汉文帝这样的君主难道容易遇到吗,他所说的建议也大略被施行。
虽然他没有位居卿相之位,但作为儒者也已经很荣耀了。
梁王骑马坠地而死,他伤心哭泣以至于损害了自己的生命。
他接受这样的重任,一片孤忠本就真诚至极。
无奈君臣之间的情义,变得淡薄又不分明。
缅怀古人的心意,让我心中气愤难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