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听秦诳,身作咸阳鬼。 当时屈原争,坐困椒兰毁。 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间,形槁颜色悴。 著书称离骚,风雅齐厥理。 鸱鸮况小人,鸾凤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纫兰采杜若,冠佩空自伟。 举世混浊中,谁与同乐此。 忠臣会遇难,千古共一轨。 人情疏骾亮,物能使软美。 存亡反复间,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 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 聊从太史卜,肯逐渔父醉。 甘葬鱼腹中,怀沙汨罗水。 千秋身后名,芬馥同茝芷。 夫岂椒兰徒,据势长不死。
五哀诗 楚三闾大夫屈原
译文:
楚怀王听信了秦国的欺骗之言,最终客死在咸阳,成了异乡之鬼。当时屈原极力谏争,却因为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等小人的诋毁而陷入困境。
楚襄王即位后依然执迷不悟,屈原被放逐到江南偏远之地。他在沅水和湘水之畔一边行走一边悲歌,身形枯槁,面容憔悴。
屈原写下了名为《离骚》的诗篇,它的义理能与《诗经》中的“风”“雅”相媲美。在诗里,他用鸱鸮来比喻小人,用鸾凤来象征君子。他对君主满怀眷恋之情,在诗中再三表达自己的忠诚与关切。
他采集兰草和杜若,佩戴着美丽的冠饰和玉佩,可在那个世道,这些美好的外在又有什么用呢?整个世界都浑浊不堪,又有谁能和他一同享受这些美好呢?
忠臣往往会遭遇厄运,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人们往往疏远那些刚直磊落的人,却喜欢那些圆滑谄媚的人。等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局面发生巨大变化时,才后悔就太晚了。
可叹啊,屈原的内心是如此的芳洁,有谁能与之相比呢?他的精神可以与日月争辉,那些尘世的污垢又怎能玷污他呢?
他宁愿听从太史的占卜,也不肯像渔父那样醉生梦死。他甘愿葬身鱼腹,怀抱沙石自沉于汨罗江。
他在千秋万代之后留下了美名,其芬芳如同茝草和白芷一般。那些像靳尚、子兰之流的小人,即便一时占据权势,难道就能永远不死、永远逍遥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