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顾子美见示题曲江画像

天眷李唐能肖德,异人间出生其国。 于中贞观开元间,譬若丰年多黍稷。 曲江擢秀自妙龄,国器早被燕公识。 文词赡蔚冠后来,大册髙文振鸿笔。 孤生徒步起荒陬,职秉钧衡爵侯伯。 一时推挽尽正人,谠议嘉谟咸可绩。 能于偏校识胡情,此理未可常情亿。 哥奴岂是郎官材,谁使岩廊久践历。 眉宇津津挟兔雕,酝藉居然困摧抑。 正衙造膝访相臣,岂止伶官论安叱。 天意方将启禄山,帝心那解疑仙客。 房帷阴谋独上陈,三子未寃繄巨力。 伟哉相业继姚宋,允矣威声落夷貊。 千秋金鉴奉君王,仁者之言古遗直。 咏燕论心讵免猜,赋扇陈情竟何意。 黄钟毁弃瓦釜呜,凤去鸮鸱集槐棘。 固知骨骾易婴鳞,坐使奸谀得乘隙。 一麾出守来荆蛮,直道忘怀谢欣戚。 诗篇冥助得江山,文史终年自怡怿。 渔阳鼙鼓震长安,祸乱宁从一朝积。 翠华西幸蒙尘飞,蜀道艰难会相忆。 至言逆耳弃不收,遣祭徒劳长叹息。 古来忠谠尽如此,端欲济时如谷帛。 空令万世沧海南,崒兀髙名配韶石。 于粲荔丹蕉叶黄,庙貎屹然兹血食。 身亡道立复何求,失策自与当时惜。 丹青谁为写清姿,风度严凝见颜色。 顾侯好古如古人,此本云自韶阳得。 笏囊无复使人持,奕奕蝉冠照虚壁。 象设曾闻铁作胎,英灵尚想心犹赤。 拜公遗像激懦衷,怅望天南瘴江碧。 髙辞险语极揄扬,勉强追酬愧非敌。

译文:

老天眷顾李唐王朝,让品德出众之人降生于此国。在这其中,贞观到开元年间,就如同丰收之年有着众多的黍稷。 张九龄年少时便出类拔萃,他的治国之才很早就被燕国公张说所赏识。他文辞丰富华丽,超越后来之人,撰写重大的册文和高妙的文章时,笔下如振鸿鹄之笔。 他出身孤寒,从荒僻之地徒步走来,最终执掌国家大权,获封侯爵伯爵之位。他在位时,推举任用的都是正直之人,正直的言论和良好的谋略都有显著的功绩。 他能从偏校那里识别胡人安禄山的野心,这种洞察力不是常人能够预料到的。哥舒翰哪是做宰相的材料,是谁让他在朝廷中长久任职。 张九龄神态温和且带有威严,有涵养却还是被困厄压抑。皇帝在朝堂上与他促膝交谈,他所谈论的岂止是伶官之事,更是在论及国家安危。 天意似乎正要引发安禄山的叛乱,皇帝心中又怎会怀疑李林甫(仙客这里结合语境可能指李林甫 )。他独自向皇帝陈述宫廷中的阴谋,保全三位皇子不被冤屈,这全靠他的巨大力量。 他伟大的宰相业绩可与姚崇、宋璟相媲美,他的威望声名远播到外族。他进献《千秋金鉴录》给君王,仁者的言论有着古人刚直的风范。 他咏燕来表明心意,却难免遭到猜忌,赋扇来诉说情怀,最终又有什么用呢。 贤才被弃用,奸佞之人却得势,就像黄钟被毁弃,瓦釜却发出声响,凤凰离去,猫头鹰聚集在朝堂之上。 当然知道刚直的人容易触犯龙颜,这才使得奸谀之人有机可乘。他被贬到荆蛮之地做地方官,秉持正直之道,忘却了个人的欣喜和悲伤。 在被贬之地,江山美景助他写出诗篇,他常年沉浸在文史之中,自我愉悦。 渔阳的战鼓声震动了长安,祸乱岂是一朝一夕积累而成。皇帝向西逃亡,遭受蒙尘之苦,在蜀道艰难的行程中,才会想起张九龄。 忠言逆耳,皇帝弃之不用,派人祭祀他也只是徒劳地长叹。 自古以来,忠诚正直的人都是如此,他们一心想要拯救时世,就像粮食和布帛一样重要。 只让他的崇高名声在万世之后,在沧海之南,如同韶石一般屹立不倒。 荔枝红润,蕉叶枯黄,他的庙宇中塑像威严,享受着后人的祭祀。 他虽然身死,但道义却得以树立,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只是为当时的失策而感到可惜。 是谁画下了他的清俊身姿,从画像上能看到他风度严谨庄重。 顾子美像古人一样爱好古风,这幅画像说是从韶阳得来的。 笏囊不再有人拿着,他那光彩照人的蝉冠之像映照在空壁上。 曾听说他的塑像铁骨铮铮,想来他的英灵依然红心赤诚。 我拜谒他的遗像,心中被激励,怅然望着天南那碧绿的瘴江。 你用高深险奇的言辞极力赞扬他,我勉强追和酬答,惭愧自己远不是对手。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