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曾徽言登北禅寺塔

佛教入中土,贝多凡几翻。 摩腾导其流,僧伽鼓其澜。 乃建窣堵波,髙标屹参天。 划如五彩虹,上与青霄干。 兹塔更奇古,层簷俯通川。 江山递隐见,万象森回环。 公子抱远韵,登临眇风烟。 仰穿龙蛇穴,旁瞰日月悬。 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 归来吐妙句,字字劳精甄。 嗟我方屏处,胜游阻清缘。 幸窥慈恩作,如见众宝山。 宗风久寂寞,纻絮何其寒。 安得师子吼,震此龙象筵。 关弓挟白羽,櫜鞬相周旋。 当分宝塔坐,一瞬三万年。

译文:

佛教传入中原大地之后,那记载经文的贝多罗叶不知道被翻阅了多少次。 最初是摩腾开启了佛教传播的潮流,后来僧伽又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的发展波澜。 于是就建造了窣堵波这种佛塔,高高耸立,仿佛要直插云霄。 它就像五道绚丽的彩虹,向上与青天相接。 这座北禅寺塔更加奇特古老,层层飞檐俯瞰着流淌的河川。 江山景色时隐时现,世间万物如排列整齐般环绕四周。 曾公子你怀有高远的情致,登上高塔,将那风烟美景尽收眼底。 你仿佛穿过龙蛇栖息的洞穴向上攀登,站在高处能俯瞰到日月仿佛就悬挂在身旁。 茫茫大地的一切在你眼中都变得细碎渺小,放眼望去似乎难以看到全貌。 你归来之后写出绝妙的诗句,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的雕琢。 可叹我如今正处于被排挤的境地,无法有这样美好的机缘去进行这快意的游览。 幸好我能看到你如在慈恩寺所作般的佳作,就好像见到了那珍宝堆积的宝山。 佛教的宗风已经沉寂很久了,如今的状况就像粗布破絮一样让人感觉寒冷。 怎样才能有高僧发出如狮子吼般的宏论,震动这聚集众多大德高僧的法筵呢? 我愿意像手持白羽箭的勇士,带着箭囊和弓套与这佛法的力量相互呼应。 我应当能分得佛塔中的一席之位,在这佛法的感悟中,一瞬间仿佛就度过了三万年。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