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相家遇盗侨年以贫诉于朝得倅泉州

当衢甲第起青烟,曾见升平富贵年。 一旦凄凉人事改,不劳优孟戏君前。

译文: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连贯的现代汉语翻译,因为它表意较为含蓄,下面为你逐句解读并意译: ### 第一句 “当衢甲第起青烟” - **解读**:“当衢”指面对大路,“甲第”是豪门贵族的住宅。“起青烟”通常表示房屋被焚毁。这句描绘的是曾经位于大路旁的豪华宅邸如今燃起了青烟,暗示宅邸遭遇变故,可能被烧毁。 - **意译**:那曾经矗立在大路旁的豪门府邸如今正冒着青烟。 ### 第二句 “曾见升平富贵年” - **解读**:说这所宅子见证过太平盛世里家族的富贵时光,暗示曾经这里繁华一时、富贵逼人。 - **意译**:它也曾见证过太平盛世里家族的富贵盛景。 ### 第三句 “一旦凄凉人事改” - **解读**:“一旦”表示时间的突然变化,“凄凉”描绘出如今的衰败景象,“人事改”说明家族的命运、人事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意译**:然而突然间,一切变得凄凉,人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第四句 “不劳优孟戏君前” - **解读**:“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艺人,他擅长模仿他人。这里“不劳优孟戏君前”意思是不需要优孟来模仿当年富贵时的场景,因为眼前的衰败景象就已经足够让人感慨了。 - **意译**:都不用优孟来君王面前模仿旧日的繁华,眼前的凄凉已令人唏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豪门宅邸从繁华到衰败的景象,感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
关于作者
宋代李正民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为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后,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