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猎罢卧锦红,解鞍休骑荒碛中。 苍驹䯄骆六十匹,隐谷映坡分尾騣。 九驼五牛羊颇倍,沙草晚牧生寒风。 贵贱小大只五百,执作意态皆不同。 二鹰在臂二鹰架,骏犬当对能争功。 毡庐鼎列帐幕拥,鼔角未吹惊塞鸿。 上山髙髙置烽燧,毛嚢贮获闲刀弓。 水泉在侧挹其上,长河杳杳流无穷。 素纨六幅笔何巧,胡环尽妙谁能通。 今日都城有别识,别识共许刘元忠。
元忠作胡人下程图
译文:
这是一首题画诗,下面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画中,匈奴单于打猎归来,惬意地躺在色彩鲜艳的锦毯上。他解下马鞍,让坐骑在荒凉的沙漠中休息。
六十匹毛色各异的苍驹、䯄马和骆驼,它们或隐匿在山谷间,或映衬在山坡旁,尾巴和鬃毛随风飘动,分布错落有致。
九峰骆驼、五头羊,牛的数量则更多,它们在傍晚的沙漠草地上放牧,寒风吹过,更添几分萧瑟。
画里大大小小、身份贵贱不同的人物约有五百个,每个人的动作和神态都不一样,栩栩如生。
有的人手臂上架着两只鹰,有的人把鹰放在架子上,还有矫健的猎犬在一旁,似乎在竞相展示自己捕猎的功劳。
白色的毡帐像鼎足一样排列着,周围簇拥着幕布。虽然还没有吹响鼓角,但那场景似乎已经惊到了塞外的鸿雁。
在高高的山上设置着烽火台,人们用皮囊装着猎获的物品,把刀弓闲置一旁。
旁边有泉水,人们在泉边取水。远处,长河悠悠流淌,似乎没有尽头。
这六幅白色的绢画上,画家的笔法是多么精巧啊。唐代画家胡环画胡人题材的画已经十分精妙了,但如今又有谁能真正参透画中之意呢?
如今在都城,有一位独具慧眼的画家,大家都认可称赞这位刘元忠的绘画技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