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文生日诗三十韵

宝祚开苍箓,炎精表赤符。 乾坤归圣统,廊庙得真儒。 事借帷筹定,颠从漏刻扶。 兵销九节度,仪肃五单于。 意与神明会,功知传记无。 公师隆化道,嗣相恊神谟。 世业垂余庆,天心究永图。 貂冠亲日月,玉座接都俞。 自可均调鼎,犹谦谢秉枢。 槐庭何日见,绣衮几时纡。 大府连甍栋,翔鸾踵步趋。 侏离将入贺,象寄尽交孚。 光耀三台宿,喧腾百雉都。 传呼鳯尾诺,导从火城驱。 隔坐恩由占,同朝礼固殊。 位虽仍亚保,望久在中区。 艺籍明经殿,文星照石渠。 诸生咨典故,列辟奉规摹。 往岁方平难,斯民稍避胡。 大臣俱宿德,四海尽夷涂。 効已知无敌,天应信不诬。 他年各安堵,此日记垂弧。 云篆祈千载,霞浆赐百壶。 中人传诏旨,东阁拥金朱。 旧物归龙榜,欢声彻海隅。 一门天为喜,万里物皆苏。 寒士勤推毂,和春入朽株。 恩尝蒙草木,才不补唐虞。 只有祈年颂,持为报德珠。 苐惭床下拜,云峤隔江湖。

译文:

大宋国运开启,如上苍降下吉祥的符录,汉家火德之运彰显着赤帝的祥瑞征兆。 乾坤宇宙都归入了圣明的统治体系,朝廷之中得到了真正的贤儒之才。 国家大事依靠着他们在帷幄中筹划而定,危局在片刻之间就得以匡扶。 战乱平息,各方节度使不再兴兵作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也都恭敬来朝。 他们的心意与神明相契合,其功绩在传记中都难以找到可比肩的。 太师一类的高官推动着教化之道,后继的宰相也协同谋划神妙的策略。 家族世世代代的功业遗留着福泽,上天也在探究着长久的规划。 他们头戴貂冠,亲近着帝王的光辉,在玉座前与帝王应对,言辞和谐。 本就有能力治理国家,如同调和鼎中的滋味一样,却还谦逊地推辞着执掌大权的职位。 什么时候能在槐庭相见,何时能看到他们身着绣袍荣耀加身呢。 高大的官府府邸屋宇相连,贤才们如翔鸾一般接踵而至。 远方言语不通的外族也来祝贺,翻译官们都能与他们达成互信。 他们的荣耀如同三台星宿般闪耀,整个都城都为之喧闹沸腾。 侍从传呼着帝王的恩准之令,出行时有如火焰般的仪仗相随。 在朝堂上,他们隔着座位也能得到恩宠,与同朝官员的礼遇本就不同。 虽然职位仅次于太保,但在天下的声望早已闻名。 他们的学识在明经殿中彰显,文星的光辉照耀着石渠阁。 众多学生向他们咨询典故,诸侯们都以他们为楷模。 往年刚刚平定战乱,百姓们才稍稍摆脱了胡人的侵扰。 大臣们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四海之内都太平无事。 他们的功劳已经举世无敌,上天的眷顾也是真实不虚。 到了将来,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就在今日记录下这生辰之日。 人们书写云篆祈求他们长寿千年,皇帝赏赐霞浆美酒百壶。 宫中的宦官传达着皇帝的诏旨,东阁中簇拥着身着金紫官服的官员。 科举选拔人才如同旧例一样公平,欢呼声传遍了海角天涯。 这一家族喜事让上天都为之欢喜,万里之内万物都好似复苏。 贫寒之士也得到他们的举荐提拔,如春天的气息注入了腐朽的树木。 他们的恩泽如草木都能蒙受到,而我自己的才能却难以对圣明之世有所补益。 我只有写下这祝寿的颂词,把它当作报答恩德的宝珠。 只是惭愧我只能在远方遥拜,高山和江湖阻隔了我与他们相见。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中有很多涉及宋代政治、文化、官职等方面的专有名词和典故,翻译可能无法完全精准传达其所有含义,仅供大致理解诗意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