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之刺五羊,归嚢香一斤。 恕投湖亭水,内子无饭薫。 欲草廉吏传,恨无班马文。 此风一凋落,披靡如丝纷。 前身是香严,宿习今尚勤。 炉烟凝室炷,印篆缄雕纹。 嗜香犹有癖,于世已如云。 况今花木妍,香风度微芬。 节物岂不佳,老况难强欣。 太常斋日多,十饭九不荤。 唯有鼻孔香,时于静中闻。 未知刘季和,何如荀令君。 且当置是事,一笑同氤氲。
刘德秀县丞凢五和前篇仆亦五次其韵 其五
译文:
### 诗歌大意
东晋的吴隐之到广州(五羊是广州别称)任职刺史,离任时,他的行囊里仅有一斤沉香。袁恕己把别人送的湖亭水倒掉,他的妻子都没有被饭香熏染过,生活极为清苦。
我想要撰写一篇廉吏的传记,只可惜没有班固、司马迁那样的文笔。如今这种廉洁的风气已经衰落,就像纷乱的丝线一样难以收拾。
你前世或许是香严智闲禅师,至今还保留着往昔的修行习惯,依旧勤勉。你室内炉中的香烟袅袅,印篆的花纹雕刻精美。
你对香如此痴迷成癖,但在这世间,这些喜好已经如同浮云一般。况且现在花草树木娇艳,微风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芬芳。
时节风物难道不好吗?只是我年老体衰,很难勉强自己高兴起来。太常寺斋戒的日子很多,我十顿饭有九顿都不吃荤腥。
唯有那从鼻孔中闻到的香气,时不时在静谧之时传入我的嗅觉。不知道刘季和(刘实)与荀令君(荀彧)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算了,还是先把这些事放在一边,我们一同开怀一笑,让这温馨愉悦的氛围如烟雾般弥漫吧。
### 注释
- 此诗围绕“香”展开,既提到古人廉洁之“香”,也写到日常的熏香、花香等,还通过与古人对比,表达出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 其中涉及一些人物典故,吴隐之任广州刺史,离任时没收受当地特产沉香,只带了一斤,后发现是他人私藏放入,便投入江中;袁恕己曾拒绝接受别人赠送的湖亭水,以表廉洁;香严智闲是唐代著名禅师;刘季和指刘实,荀令君指荀彧,他们都与“香”有相关故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