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之季共各携李伯时画轴见过分韵得人字

人生不相知,白头反如新。 知心不在久,觌面还成亲。 况我五安师,二妙俱可人。 元龙百尺楼,人物谁与邻。 风流小安丰,玉树高嶙峋。 联翩两竹舆,访我南坡春。 遂遣小叔雅,娱此照坐宾。 王春三月雨,浸浸如游尘。 是日天为喜,霁色明清晨。 各携古锦囊,共出画苑珍。 太邱重千载,高标澹风神。 丹铅表丘壑,制度殊冠巾。 渊明撷秋菊,醉面玉色匀。 龙眠赋远游,濯髪天池滨。 二老不并世,异世真同论。 当年天厩马,调御皆服驯。 绝域来象龙,地行俱麒麟。 老眼阅神骏,摩挲得逡巡。 客意亦复悦,领我杯中醇。 尚苦江夏帖,入我幽梦频。 倒箧倘有意,叩门君勿嗔。

译文:

人生在世,如果彼此不能相互了解,即便到了白发苍苍之时,关系还会像刚刚认识一样生疏。而真正知心的人,不需要长时间相处,只要见上一面,就能变得亲密无间。 何况我与五安师,还有两位才德出众、令人喜爱的友人。他们就像怀有远大抱负的陈元龙,居住在百尺高楼之上,世间人物谁能与他们相提并论。风流潇洒的小安丰,身姿如同挺拔的玉树般出众。 他们坐着竹轿接连而来,在南坡的春日里前来拜访我。我便让小叔出来陪客,来娱乐这些光彩照人的宾客。当时正值农历三月,春雨纷纷扬扬,如同游动的尘埃。好在那天老天也作美,清晨雨过天晴,天空一片晴朗。 他们各自携带着古代的锦囊,一同拿出了画苑中的珍贵画作。画中有像陈太丘那样历经千载仍受人敬重的人物,气质高雅、神情淡泊。画家用丹青描绘出山川丘壑,画中人物的服饰和帽子样式独特。 有陶渊明采摘秋菊的画面,他醉意朦胧,面色如玉般温润。还有李公麟笔下的远游之景,仿佛有人在天池之滨洗发。这两位贤士虽不在同一时代,但他们的境界和才情在不同的时空却可相提并论。 当年皇家马厩里的马匹,经过调教都十分驯服。就像从遥远异域而来的骏马,如同能在地上行走的麒麟一般非凡。我这双老眼欣赏着这些神骏的画作,忍不住反复摩挲,久久不愿移开目光。 客人们也十分愉悦,和我一起品尝着杯中的美酒。只是我还一直对那江夏帖念念不忘,它常常进入我的梦乡。如果你们翻箱倒柜能找到它,下次上门来可别嫌我烦啊。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