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闽山中竹皆有实多至万斛民赖以食岁且不饥作乐府短歌以纪异事将以俟采诗者择焉盖诗人之职也

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修竹。 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 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 官虽赋田无上地,民不扶犁得中熟。 福唐太守不敢藏,青版成囊献黄屋。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 山中父老雪满头,何曾眼见天雨粟。 漫将葆旅属珠星,谁问庙堂调玉烛。 人言丹鳯餐竹实,玉粒先来自山谷。 会见双飞入建章,万年枝并看鸾宿。

译文:

### 前言翻译 福建一带的山里,竹子都结了果实,数量多得能达到万斛,百姓依靠这些果实得以生存,这一年都不会挨饿了。我创作这首乐府短歌来记录这奇异的事情,希望等待负责采集民间诗歌的人挑选它,因为这本来就是诗人应尽的职责。 ### 正文翻译 福建一带的山中,土地并不肥沃,连绵的山峦常常被修长的竹子遮蔽得暗暗沉沉。 今年到处的竹子都开了花,结出的竹米每天能装满许多粮仓,数量达千斛之多。 富裕的人家煮好米饭送给在田里劳作的人,贫困的人家煮成稀粥,让饥饿的人填饱肚子。 官府虽然征收田赋,但这里没有肥沃的上等土地,可百姓不用下田劳作,也能有中等的收成。 福州的太守不敢隐瞒这件事,把装着竹米的青布袋进献给了皇帝。 百姓们吃饱了肚子,这也宽慰了上天的心意,应该把这件事载入史册,记录在每日的日志里。 山中头发雪白的老人们,谁曾亲眼见过像天降粟米这样的奇事呢? 人们随意地把这偶然之事归为星辰的庇佑,又有谁去关心朝廷是否能协调好天下的阴阳和谐呢? 人们说丹凤以竹实为食,如今如玉般的竹米先从山谷中出现了。 可以预见,丹凤将会成双成对地飞入建章宫,在万年枝上与鸾鸟一同栖息。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