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李德仪兄弟游石屋

秋云易雨秋日出,九日阴晴苦难测。 气如昨夜太暄妍,云似今朝好天色。 天公要渠作好语,著意安排费天力。 重到孤峰最上头,四年不见烟霞秋。 吴山长与越山对,海水自随江水流。 江水相见只如此,老大岂知尔许愁。 上山燃火入山腹,下山骑马寻石屋。 十八大士栖两岩,共向山中礼尊宿。 人言石缝泉作珠,却绕山根走鸣玉。 珠泉得名固不虚,虎泉作酌不满欲。 山僧应复笑我曹,醉中泉石蒙讥嘲。 泾渭分流正须尔,美恶贤愚亦如此。 宁将鸡肋奉尊拳,莫著阳秋在皮里。 此语如何可便参,聊供山僧一笑喜。

译文:

秋天的云容易带来雨,秋日的天色变幻无常,九月初九这天是阴是晴实在难以预测。 昨夜的天气还那么暖和宜人,可今天的云却呈现出这般美好的天色。 老天爷似乎想要让我们有一段美好的经历,特意费了很大的力气来精心安排。 我再次来到这孤峰的最顶端,距离上次已经过去四年,又见到了这如诗如画的秋景。 吴地的山长久地与越地的山相对而立,海水也自在地随着江水一同流淌。 江水依旧是老样子,可我已渐渐老去,哪里能料到会有这么多忧愁。 我们上山时在山腹中燃起篝火,下山后骑马去寻找石屋。 传说十八大士栖息在两边的山岩,他们一同在山中礼敬德高望重的高僧。 人们说石缝间的泉水如同珍珠一般,那泉水沿着山根流淌,发出如鸣玉般的声响。 珠泉这个名字真是名副其实,相比之下,虎泉的水就算用来酌饮也不能让人满足。 山上的僧人应该会笑话我们这群人,我们在醉意中对泉石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泾水和渭水各自分流,本就该如此,世间美与恶、贤与愚的区分也是这样。 我宁愿像拿着鸡肋去承受尊拳的击打,也不会把褒贬藏在心里不说出来。 这话该如何去参悟一时也很难说清,姑且博山僧一笑吧。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