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仲平十八日观潮

吴儿轻生命如线,赤脚翻身踏江练。 南人惯看心不惊,北客平生眼希见。 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 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 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 觧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 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 六年东望西兴云,岁月崩奔一飞箭。 拟将匹练作江图,归与故人夸伟观。 倘从江海识波涛,分逐秋篷共流转。 试令海若语冯夷,惭色自应须满面。 谁当更草海潮篇,词采风流付王翰。

译文:

江南的小伙子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像一根细线般轻贱,他们光着脚丫,在那如白色绸缎般的江面上翻腾跳跃。南方人看惯了这样的场景,心里丝毫不觉惊奇;而北方人一辈子都很少见到如此壮观的景象。 海上涌来的潮水,那洁白的程度连雪都比不上。仲平兄你写成的诗,就像刚织好的绚丽锦缎。你的诗艺哪里只是达到了谢朓“澄江静如练”那样的境界,简直让我感觉仿佛有壮士要去挽起天上的银河一般豪迈。 江潮飞溅的浪花和泡沫都不值一提,天下万壑千岩的景致,这里堪称第一。有人说越地的山峦翠绿得直插云霄,一年到头都在和浪花时隐时现地相互映衬。 我也已是容颜苍老,游历过九州大地,今天才向江神请教,得以观赏到这般奇景。六年来我常常向东眺望西兴上空的云彩,岁月就像飞驰的箭一样匆匆流逝。 我打算把这如白练般的江潮景象画成一幅江图,回去后讲给老朋友们听,向他们夸赞这雄伟壮观的场面。如果能从江海之间认识到波涛的力量,我愿意像秋天的篷草一样随波流转。 要是让海神海若去和河神冯夷说说这钱塘江潮的壮观,冯夷恐怕会羞愧得满脸通红。谁还能再写出关于海潮的绝妙篇章呢?这词采风流的任务,就交给像王翰那样的才子吧。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