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 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 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 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 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 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 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 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 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 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
和张元明食生荔子
译文:
五月,麦子成熟的时节,闽岭一带却透着丝丝寒意,岭头正风雨交加,而荔枝却已红透。
过去我只能从图画里看到荔枝的模样,哪里曾亲口品尝过,知晓它的酸甜滋味呢。
这大自然孕育出的绝美尤物实在是难得,路途遥远,想要把它运到这里来更是困难重重。
当年宫廷里的杨贵妃露出一次笑颜,都还得靠驿站的快马将荔枝从远方送到长安。
今天我欣喜地初次见到这小巧如绛纱囊般的荔枝,晚上在苏州的高台上,于华美的筵席中沉醉。
美人如洁白玉笋般的手指剥开荔枝那轻薄的红皮,席间有人吟诗,那诗犹如春日的云朵,让满座宾客都为之惊叹。
我这书生馋嘴的模样实在是可怜极了,吟诵着诗,口水都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什么时候我能到闽地去做个过客啊,每天能吃上三百颗那如玉般的荔枝果肉。
这可比那穷困忧愁的杜甫好多了,他晚年在巴山的道路上奔波。
他曾到万里之外的泸戎去采摘荔枝,一生辛苦却无人知晓他的遭遇。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