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苦秋蚊达旦不寐

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 两耳无晨昏,秋蚊困飞绕。 利吻极惨伤,群飞固轻矫。 悬知孀女祠,未可较多少。 至今梦中雷,客枕疑已晓。 那知三家村,复此终夕挠。 青烟郁蒿艾,横空益奔扰。 手倦劳扑缘,眼病恶薰燎。 谁言天宇大,微物吝除剿。 何必养嘉羞,便可付丹鸟。

译文:

以前我记得在淮邦的时候,住的是茅草屋,周围秋草长得很茂盛。那时候,耳边从早到晚都是秋蚊飞舞的声音,被一群飞绕的秋蚊折腾得苦不堪言。 这些蚊子长着尖利的嘴巴,叮人时让人痛苦万分,它们成群结队地飞舞,身姿轻盈而敏捷。我猜就算是传说中孀女祠里的蚊子,数量跟这里比起来,也不一定能多到哪儿去。 直到现在,我在梦中还能听到像打雷一样的蚊子嗡嗡声,常常在客居时枕着枕头,还以为天已经亮了。 没想到如今到了这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还是一整晚被蚊子骚扰。 我点起了用蒿艾做的熏香,青烟袅袅升起,可这不仅没能赶走蚊子,反而让它们在空中更加疯狂地奔窜、侵扰。 我不停地挥手扑打蚊子,手都累得没了力气;眼睛也因为被熏香的烟雾刺激,难受得不行。 都说天空广阔无垠,可对这些小小的蚊子,却没办法将它们彻底消灭干净。哪里还用得着给它们提供什么美味的食物(指人的血液),直接把它们交给能捕食蚊虫的丹鸟就好了。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