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三首 其三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译文:

这浑浊的酒有什么好的呢?它的可贵之处不过是能帮助人获得那一份清雅的欢娱。 可为什么像毕卓、阮籍这些人,会一头扎进酒杯和桌案之间,沉迷于饮酒之中呢? 我饮酒只是浅尝那么一点点,却写下了这关于饮酒的诗篇。 孩子们看到我这样,都笑话我,说我又狂又疯癫。 这应该是我自己的失误,就像在痴傻的人面前说梦话一样。 喝上一小杯酒,忧愁就已经消散;再喝上一杯,就会感到悠然自得、陶醉其中。 这种感受只能自己体会得到,其中的道理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 从古至今只有一个陶渊明,我又怎么能和他一起探讨饮酒的真谛呢?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