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方回痴,莫羡董公健。 谁令躯七尺,浪作青紫楦。 更摇乞怜尾,仍出吊丧面。 芗林有老仙,蚤具佛眼见。 国恩倘粗酬,已债遂焚劵。 驱除竹马弃,狼藉刍狗践。 寥寥汉二傅,千岁一关楗。 竟日饮无何,更补离骚传。
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 其二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姑且去学学方回那样的痴劲儿吧,可别羡慕董公那般热衷于仕途。是谁让堂堂七尺男儿,平白去追逐那身居高官的荣耀呢。为了功名利禄,有的人还要像狗一样摇着尾巴去乞求别人怜悯,还常常摆出一副好似吊丧般虚伪的面孔。
芗林有位超凡的老者,早早地就拥有了如佛般洞察世事的眼光。要是对国家的恩情大致有了回报,就如同把欠债的债券焚毁一样,了却了心愿。他抛弃了那些追逐世俗名利的行为,就像扔掉竹马一样毫不在意,也践踏那些毫无价值如同刍狗般的东西。
自古以来,像汉代的二傅那样淡泊名利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就像千年以来的一道关卡,拦住了追名逐利的风气。这位老者整日在清闲中饮酒,过着自在的生活,甚至还有兴致去为《离骚》作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