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阇黎寄示龙兴举老唱酬书一偈还之

无台无镜亦无尘,云何去现句文身。 只有华严八千偈,酬对毘那彼上人。

译文:

这首诗富有禅意,下面是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既没有菩提树的高台,也没有明镜,更没有尘埃的沾染,那又为何要去呈现文字语句所构成的表象呢? 唯有《华严经》那洋洋八千偈的经文,才能用来酬答龙兴寺那位如同毘那夜迦一般超凡的上人啊。 这里解释一下,“无台无镜亦无尘”化用了禅宗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表达一种空灵、不执着于表象的境界。“毘那”一般指毘那夜迦,是佛教中的神祇,这里用来形容诗中提到的“举老”这位高僧。
关于作者
宋代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