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兴闾邱令巢鳯亭二首 其二

少年有殊相,瓠白非臞儒。 三吴山水窟,见此紫鳯雏。 家无儋石储,腹有万卷书。 陈编践刍狗,博具抵牧猪。 手持半段枪,伎痒始一呼。 倒海探龙颔,据地捋虎须。 有客持钧枢,大书表其闾。 盛事传不朽,画入荆溪图。

译文:

这位闾邱令年少时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相貌,虽然皮肤白净但并非那种瘦弱的书生。 在这三吴地区,这山清水秀之地,出现了他这样如同紫色凤凰幼雏般杰出的人物。 他家里没有多少存粮,生活并不富裕,可腹中却藏有万卷诗书。 他不把那些陈旧的书籍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对于那些博弈器具,也只当它们如同放牧的猪一样无足轻重。 他手持半段枪(象征着他的本领与才华),技痒难耐时便大声呼喊展示自己。 他的才华施展起来,就如同到大海里去探寻龙颔中的宝珠,又像在地上捋老虎的胡须,勇敢无畏且极具气魄。 有位掌握大权的客人,用大字书写匾额来表彰他的乡里。 这盛大的事迹将会永远流传下去,还会被画进荆溪的画卷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