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左司致政还乡二首 其一

安眠不蹋鼓蓬蓬,荣路先回鹢退风。 独片角巾东路去,休惊蕙帐北山空。 画图便可追三士,同社谁能作两翁。 待拄一筇随蓟叟,摩挲铜狄霸城东。

译文:

### 译文 从此可以安心睡眠,不用再去理会那咚咚作响的鼓声(象征着官场的纷扰),在仕途顺遂的时候,就像船逆风而退一样毅然决然地早早抽身。 独自戴着方巾向着东方家乡的路离去,不必惊讶那北山隐居之地的帷幕会因为我离去而显得空荡(我已无意再去追逐功名利禄)。 我的这一幅归乡图景可以和古代三位贤士的事迹相媲美,如今这志同道合的社团里,还有谁能和我们两位老者一样呢。 我期待着拄着一根竹杖,追随蓟州的那位老者,在霸城东边抚摸那铜铸的人像,悠然度过时光。 ### 注释 1. **“安眠不蹋鼓蓬蓬”**:“鼓蓬蓬”形象描绘出鼓的响声,暗示官场的喧嚣纷扰,“不蹋”表示不再涉足,意即摆脱官场。 2. **“荣路先回鹢退风”**:“荣路”指仕途,“鹢退风”典出船逆风而退,比喻在仕途顺利时主动隐退。 3. **“独片角巾东路去”**:“角巾”是古代隐士常戴的头巾,“东路去”表明往家乡方向而去。 4. **“休惊蕙帐北山空”**:“蕙帐”指隐士的帐幕,“北山空”用“北山移文”的典故,原指周颙本隐居北山,后应诏出仕,孔稚珪作《北山移文》嘲讽他。这里反用其意,说自己归隐,不必惊讶北山的隐居处空了。 5. **“画图便可追三士”**:“三士”具体所指需结合更多背景,但大概是古代著名的贤士,意思是自己归乡的事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 6. **“同社谁能作两翁”**:“同社”指志同道合的社团,“两翁”推测是作者和另一位归隐之人。 7. **“待拄一筇随蓟叟”**:“筇”是竹杖,“蓟叟”是指蓟州的老者,代表一种隐居自在的人物形象。 8. **“摩挲铜狄霸城东”**:“铜狄”即铜铸的人像,“霸城”是一个地名,描绘出一种闲适、从容的晚年生活场景。
关于作者
宋代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