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欧阳广明

半盂香饭敌猩唇,羮芋菹盐度几春。 坐倚蒲团听粥鼓,晓擎花雨供天人。 庾郎三韭徒多品,颜巷一瓢真绝伦。 邑犬狺狺尚群吠,隔篱安得近吾身。

译文:

### 译文 半碗散发着香气的米饭,味道就能和那珍贵的猩唇相媲美,我靠着煮芋头的羹汤和腌咸菜,就这样度过了好几个春秋。 我静静地坐在蒲团之上,聆听着寺院里开饭的粥鼓声;清晨时分,我虔诚地捧着如鲜花般散落的雨滴(象征供奉的美好物品)去供奉给天上的神灵。 像庾郎每餐必备的三种韭菜,虽然菜品多样,可在我看来不过如此;颜回身居陋巷,仅靠一箪食一瓢饮却能安贫乐道,那才是真正的超凡绝伦。 周围那些像城里恶狗般的小人,还在那里成群结队地狂吠乱叫,但隔着篱笆,他们又怎么能够靠近伤害到我呢。 ### 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坚守自我的高尚品格。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绘,以及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出诗人精神世界的富足和对外界纷扰的不屑。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