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致一来守辰州先致启书余以病未及答而致一压境以诗迎之

丽谯高垒武陵西,西望双红卷使旗。 玉帐静驱千骑弩,铜符遥镇五溪夷。 我遭白简为迁客,君拥朱轮把一麾。 诸洞带刀迎马首,略无征鼓动边陲。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武陵郡西边,有着高大的城楼和坚固的营垒。向西望去,两面红旗翻卷,那是使者的旗帜。 您端坐在华丽的营帐之中,从容地指挥着上千名弓弩手。凭借着铜制的符信,您在远方就能震慑住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因为遭到弹劾,被贬谪到这里成为了迁客。而您却乘坐着华丽的车子,手持旌麾,身负重任来到此地。 当地各个山洞的少数民族百姓,带着刀来到您的马前迎接。边疆地区一片宁静,完全没有战争的征鼓之声。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