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逢吉守李西美舍人二首 其一

掖垣清近泰阶傍,新赐鱼书绾郡章。 手把玉堂青缕管,坐褰刺史赤帷裳。 红旗照日三千骑,白粲连帆一万樯。 几夜紫微躔次静,飞星今入斗南光。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宫廷的掖垣之内,那里清幽且靠近象征着三公的泰阶星旁,您刚刚获得了皇帝的诏书,开始执掌一郡的大权。 您曾手持翰林院那青色丝缕装饰的笔,如今却撩起了刺史出行时所乘坐车的红色帷裳。 出行时,那鲜艳的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身后跟随着三千骑兵;而运送粮食的船只连接成排,足有一万樯那么多。 有好几个夜晚,象征着中枢的紫微垣星象安宁平静,如今一颗闪耀的星进入了斗宿以南的区域,就如同您到了南方任职,大放光彩。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