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义夫宰祁阳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 次山奇文走霹雳,颜老徤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 公于其间宰民社,切勿但取文辞夸。 当用忠壮出奇节,县妖破胆莫敢哗。 官舟连樯泊溪口,符移星火如撒沙。 旧闻俗苦吏嚣恶,端能病政使不嘉。 先声入境若元气,顾见槎枿皆萌芽。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 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译文:

浯溪那透着寒意的翠绿,就像是拖着的碧玉一般,石崖高耸险峻,直入苍茫云霞之中。 元结(次山)写下的奇文,就如同霹雳一般震撼人心;颜真卿(颜老)刚健的笔力,恰似蛟龙和蛇在盘绕舞动。他们当年凛然正气,就像斥责卢杞、呵斥李希烈那样,到如今他们的事迹依然杰出地立在天地的边际。 你到那浯溪所在的祁阳县去治理百姓和土地,可千万不要只拿文章辞藻去夸耀自己。 你应当秉持忠勇豪壮的气节,做出不同寻常的举动,让那些妖邪之徒心惊胆战,不敢再喧哗闹事。 官员的船只一艘挨着一艘停泊在溪口,官府的文书像流星火石一样频繁下达,多如撒落的沙子。 以前就听说当地百姓苦于官吏的嚣张恶劣,这些情况真能坏了政事,让局面变得不好。 你未到任时的名声传入境内,就好像元气一般滋养万物,那些原本像枯木断枝般的不良现象都会像新芽一样有了新的生机。 溪中的明月、溪上的石头,都会映照你清正的品德,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溪流永不停息,石头永不衰老,你的美好名声万古流传,不会被磨灭。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