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祖麟游龙会

大仰古禅窟,秀色摩穹苍。 蜿蜒属龙会,半壁开宝坊。 中有寂寞人,宴坐花雨傍。 杜门不说法,碧眼照胡床。 子昔喜行脚,拄杖走四方。 所至螺鼓閙,正作佛事忙。 是中不可住,令人心发狂。 却寻龙会山,夜深闻妙香。 起望山上月,千山同一光。 从来远行客,终必还故乡。 便当随月归,急扫松下房。 芒𪨗傥已具,留钱办茶汤。

译文:

大仰山是古老的禅修洞窟所在之处,那秀丽的景色直插苍穹。 山脉蜿蜒延伸到龙会山,在半山上建起了一座宛如珍宝般的寺院。 寺院里有个甘于寂寞的人,静静地坐在缤纷的花雨旁边。 他闭门不出,也不宣讲佛法,碧眼如星,映照在胡床之上。 你从前喜欢四处云游修行,拄着拐杖走遍了四方。 所到之处都是螺号和鼓声喧闹,正忙着举办各种佛事活动。 但那样的环境实在无法让人安心停留,会让人内心烦躁发狂。 于是你转而寻觅龙会山,在深夜里能闻到奇妙的香气。 起身仰望山上的明月,千万座山峰都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 自古以来,远行在外的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故乡。 你就趁着这月色赶紧回去吧,赶快打扫干净松下的房屋。 要是草鞋已经准备好了,就留下些钱来置办些茶汤。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