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歳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余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和周秀实田家行
译文:
在旱田地区,到了六月末的时候,老天爷像是下了命令,叱责着群龙起身行动。
接连几个夜晚都下起了雨,看样子今年会是个丰收年。老妻能吃饱饭,孩子们也都满心欢喜。
回想从前,全家人辛辛苦苦地亲自去开垦荒地。生活艰难得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却根本弥补不了眼前的困境。
打下粮食后,先得把粮食交到官仓,保证士兵们有足够的粮食吃,剩下的一点粮食还能装在瓶罐里储存起来。
边疆上的将军威风凛凛,彰显着自己的武力。夜里传来捷报,说已经擒获了敌方的重要人物。
将士们豪情万丈,发誓要挽来天河之水,不让敌人的污秽沾染这中原大地。
要像在咸池清洗太阳一样,让青天重现光明。相信汉家王朝一定会迎来中兴的那一天。
可是那些大臣们却在营帐里鼾声如雷,在这看似安稳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熟睡着。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