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经久颠庞,不绝仅如带。 诸儒共补葺,纷然莫酬对。 先生隐桐庐,议论有根蒂。 剑胸剔废滞,电眼烛幽晦。 虀盐二十年,时节忽已届。 声名塞天宇,笔舌翻清瀬。 子美蓬莱宫,辉赫輙自怪。 文彩动人主,英风特飘洒。 清芬掩幽兰,四海共纫佩。 平生慕忠义,烂漫意常在。 坐阅诸公间,谁与论梗概。 著书逢休运,一洗穷愁债。 骎骎度骅骝,过都如历块。 嗟予强追蹑,常负跛鼈态。 虽登龙虎科,异调愧当代。 才高自激烈,无为逐时辈。
次韵方性夫同年见寄
译文:
《礼经》经历了长久的沧桑变化,传承的脉络已经极其微弱,就像一根几乎要断绝的带子。
众多的儒生一起去修补整理它,然而各种观点纷杂混乱,难以有令人满意的解答。
先生隐居在桐庐这个地方,所发表的议论却有着深厚的根基。
您的胸怀如同锋利的宝剑,能剔除那些陈旧迂滞的观念;目光如闪电一般,能洞察幽微隐晦的事理。
您过着清苦的读书生活长达二十年,如今出头的时节忽然就到了。
您的声名传遍了整个天地,笔下文字和言辞谈吐就像清澈的急流般奔腾。
就像当年杜甫描写蓬莱宫的诗作,辉煌显赫得让自己都感到惊奇。
您的文才风采打动了君主,那英气豪迈的风度特别潇洒。
您的品德清芬可以掩盖幽兰的香气,四海之内的人都愿意把您当作美好的典范来追随。
您平生一直仰慕忠义之道,这份赤诚之心始终都在。
您置身于众多官员之中,又有谁能和您一起谈论大事的要领呢?
您在太平盛世著书立说,一下子就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穷困忧愁。
您就像骏马奔腾,快速越过都市就像越过小土块一样轻松。
可叹我勉强想要追赶您的脚步,却常常带着像跛鳖一样的笨拙姿态。
虽然我也和您一样考中了科举,但我和您格调不同,面对当代贤才实在感到惭愧。
您才华高超,自当意气风发,不要去追随那些随波逐流的人。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