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刘一止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一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一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刘一止 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笃行岂惟今代少,摛辞仍向古人求。 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 慷慨严尤三策在,暮年谁识子心忧。 译文: 你提供的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挽诗主要是哀悼死者的诗歌。下面是这首挽诗的现代汉语译文: 您的声名在中原地区三十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您更是进入了翰林院这样的最高学府(蓬山指代翰林院),站在了学问和仕途的顶端。您的行为忠厚踏实,这样的品德别说在当代是十分少见的,而且您撰写文章还向古人的水准看齐,追求高妙的文辞。 只可惜啊,皇帝迟迟才召您回朝重用,没想到您却像刘桢那样卧病在床(漳滨卧病出自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以卧病漳滨自喻)。您像严尤一样有慷慨的三条良策,可到了暮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您心中的忧虑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