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常朝奉挽诗一首

岂弟临民契昔贤,政成终自弛蒲鞭。 暮年三径师元亮,故国扁舟老计然。 北陌东阡遗杖履,后冈前道锁风烟。 郎君秀美如圭璧,会有恩光贲下泉。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您为人和蔼可亲,治理百姓的理念契合古代贤良之人,政绩斐然,最终也无需动用刑罚来威慑民众(“弛蒲鞭”表示不用严苛刑罚)。 到了晚年,您效仿陶渊明隐居在自己的家园,又像计然一样驾着小船回到故乡,安度晚年。 您的足迹曾遍布田间小路,如今却已离去,只留下那曾经走过的北陌东阡;后冈前道也仿佛被风烟所笼罩,一片寂寥。 您的儿子容貌俊美、品德高尚,如美玉般出众,想来日后定会蒙受朝廷的恩泽荣耀,这也能告慰您于九泉之下了。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