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会稽官舍送僧游龟溪因记寄声弊庐

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 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 妻孥渺相望,幼稚炯在目。 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 石壁严宝坊,泉甘宜杞菊。 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 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 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

译文:

我这老人已经六十岁了,生活常常是忙碌又紧迫。 回到家乡竟连一块田都没有,这件事搅乱了我的内心。 妻子儿女远在他方,只能遥遥相望,年幼的孩子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师父你如今要前往龟溪,那里的山水一片无尽的翠绿。 陡峭的石壁旁有庄严的佛寺,泉水甘甜,适合生长杞菊。 只是担心寺庙的斋厨空空如也,眼睛看饱了美景却填不饱肚子。 沿着山的小路很是狭窄,草上的露水会浸湿行人的双脚。 师父你去拜访我的家时,会看到门前种着高高的翠竹。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