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程伯禹给事漫吾亭一首

道州固伤时,晚岁吾山溪。 彼物何曾争,我自分两畦。 宣州绝代贤,雅志苏群黎。 胸次包峥嵘,不肯去角圭。 何从得漫名,正恐亦偶题。 渺观身世空,万境俱一齐。 浪云出处殊,不悟东自西。 向来功名辙,复入山水蹊。 公今持左符,早晚朝金闺。 生贤出世间,渠能绝攀跻。 要须了此心,泛应忘高低。 昔我盖已漫,今我亦非迷。

译文:

道州刺史元结本就为时事而哀伤,晚年退隐到吾山溪边。外物哪里会去争什么呢,是我自己把事物分为了不同类别。 宣州有那绝代贤才(指程伯禹),他高尚的志向是拯救百姓。他胸怀之中包藏着不凡的气象,却不锋芒毕露。 这亭子为何会得到“漫”这样的名字,恐怕也只是偶然题下的。 高远地看待身世,一切都是空幻,各种境遇其实都是一样的。 随意说什么出世和入世有差别,却没领悟到东和西本质并无不同。 过去奔走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如今又踏入了寄情山水的小径。 您如今持有州郡长官的符节,不久之后定能入朝为官。 贤才降生世间,哪能杜绝人们的追随和敬仰。 关键是要了却这内心的执着,广泛应对世事而忘却高低之分。 过去的我本就已活得自在散漫,如今的我也并不迷茫。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