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维心谢沈尚书惠笔一首

书生磨吻铅刀铦,君家手笔不退尖。 琢成秀句夺天巧,平揖鲍谢奴高钱。 郊寒岛瘦复可哂,汉风楚国真能兼。 胸中疾邪茹不吐,但觉忿气生虬髯。 叵堪陈寿书汉实,毫端有口可得箝。 尚书昔侍金华讲,论议凛凛秋霜严。 曾将一字窃鲁史,未用三语求阮瞻。 分君赐笔助清峭,雕犀镂象光出奁。 如吾朴遫岂足数,半世翰墨徒心潜。 老去文章读不入,编帙散乱如投签。 因君穷讨默自愧,僻鲁成痼何时砭。 须要尽见君家书,槁死不叹周南淹。 更从湘东觅金管,赏激忠孝祛奸𪫺。

译文:

### 整体说明 这首诗是刘一止次韵维心答谢沈尚书赠笔之作,诗中既有对沈尚书文笔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文章的感慨,还表达了对正义、忠孝的追求。下面是逐句翻译: ### 逐句翻译 1. **书生磨吻铅刀铦,君家手笔不退尖。** 一般书生磨砺文辞,就像铅刀一样,虽然也想磨得锋利,但始终难有锋芒;而您家的文笔,却如利刃,始终保持着锐利,不会变钝。 2. **琢成秀句夺天巧,平揖鲍谢奴高钱。** 您精心雕琢出的优美诗句,简直能夺天地之巧妙;您的才华可以与鲍照、谢灵运等古代文豪相媲美,而像高適、钱起这样的诗人在您面前也只能算是晚辈了。 3. **郊寒岛瘦复可哂,汉风楚国真能兼。** 孟郊和贾岛那种清寒瘦硬的诗风,在您这里就显得有些可笑了;您的作品既能兼具汉代文章的大气豪迈,又能蕴含楚地文学的浪漫瑰丽。 4. **胸中疾邪茹不吐,但觉忿气生虬髯。** 您胸中对邪恶之事充满了愤恨,却常常隐忍不发,我仿佛能看到您愤怒的情绪使得胡须都根根直立起来。 5. **叵堪陈寿书汉实,毫端有口可得箝。** 就像陈寿写《三国志》如实记录蜀汉历史却可能遭遇压力一样,即使您的笔端如有口能言,有时也不得不被束缚啊。 6. **尚书昔侍金华讲,论议凛凛秋霜严。** 尚书您曾经在金华殿侍奉讲学,您的言论见解,就像秋天的寒霜一样,严肃而有威慑力。 7. **曾将一字窃鲁史,未用三语求阮瞻。** 您著文严谨,就像孔子作《春秋》那样,一个字都斟酌再三;您也不像阮瞻那样用三言两语去应对世事,而是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8. **分君赐笔助清峭,雕犀镂象光出奁。** 您分赐给我的笔,制作精美,雕刻着犀角、象牙等装饰,从盒子里拿出来时闪耀着光芒,它能助我写出清峭的文章。 9. **如吾朴遫岂足数,半世翰墨徒心潜。** 像我这样朴实迟钝的人,实在不值得一提;我半辈子都潜心于笔墨文章,但也没什么大的成就。 10. **老去文章读不入,编帙散乱如投签。** 年纪大了,写出来的文章自己读着都觉得不入流,书册也散乱不堪,就像随意投入签筒里的竹签一样杂乱无章。 11. **因君穷讨默自愧,僻鲁成痼何时砭。** 因为您对文章的深入探讨,我暗自感到羞愧;我这孤陋寡闻的毛病已经成了顽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医治。 12. **须要尽见君家书,槁死不叹周南淹。** 我一定要读遍您家中的藏书,就算为此穷困潦倒而死,也不会像司马迁那样感叹自己被困在周南,耽误了事业。 13. **更从湘东觅金管,赏激忠孝祛奸𪫺。** 我还要从湘东寻找名贵的金管笔,用它来褒扬忠孝之人,祛除奸邪之徒。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