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云门行持长老十二辰歌呈同游二三士

虚堂怖鬼鼠窸窣,床上门牛由蚁窟。 将军见虎箭羽没,兔起鹘落不待咄。 初心学道如龙头,习疑玩久蛇尾收。 云门倒跨一木马,追风相羊踏九州。 诸贤巧思生棘猴,碧鸡谈辨不肯休。 烦师放出紫湖狗,骑猪南穿声喧啾。

译文:

在空荡荡的厅堂里,害怕鬼怪的老鼠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躺在床上,那门栓仿佛是牛一般,而其孔隙就像是蚂蚁的巢穴。 勇猛的将军见到老虎,射出的箭羽深深没入虎身,就如同兔子跃起、鹘鸟飞扑而下一样迅速,根本来不及呵斥。 一开始学习修行之道时如同龙的头一般昂扬振奋、充满壮志,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对所学的东西产生疑虑,懈怠久了就像蛇的尾巴一样有始无终。 云门长老倒骑着一匹木马,就像能追逐疾风一般自由自在地漫步,踏遍了九州大地。 诸位贤才有着巧妙的心思,如同在棘刺上雕刻猴子一样奇思妙想不断,又像谈论碧鸡那样辩论起来不肯罢休。 烦请大师放出紫湖的狗,那声音嘈杂喧闹,就像骑着猪往南奔跑发出的声响。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