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姪季高作诗止酒戏赋二首 其一

渊明出从任,初亦计林田。 一朝倦束带,唾弃如飘烟。 无酒每从人,兹事若可怜。 醉来便逐客,卿去我欲眠。 了知此贤胸,醒醉皆超然。 胡为遽止酒,而作止酒篇。 此身役万物,不使一物偏。 有偏即是累,在性皆非圆。 我樽可忘酒,我琴故无弦。 携琴玩空樽,惟我乐也天。

译文:

陶渊明出来做官,起初也是盘算着通过任职来置办山林田园。 可某一天他厌倦了为官的束缚,便把官职像唾弃飘烟一样轻易舍弃。 没有酒的时候他常常向别人讨要,这事儿看起来还挺让人怜惜。 喝醉了就打发客人离开,说“你走吧,我要睡了”。 我深知这位贤人的胸怀,无论是清醒还是沉醉都超脱于世俗。 可他为什么突然要停止饮酒,还写下《止酒》这篇诗作呢? 人这一生被世间万物所役使,不能让某一样事物占据主导。 若有所偏向那就是一种负累,从本性上来说就不够圆满。 我的酒樽里可以没有酒,我的琴本来就没有琴弦。 我抱着无弦琴把玩着空酒樽,只有我能拥有这与天同乐的自在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