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道颜智俱二僧居武宁明心寺未几与俱避贼山中颜几不免绍兴三年复会于广寿寺偶作一首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 天寒更蹋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 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 莫嫌薄饭一茎虀,郡国而今无鼓鼙。

译文:

以前我和道颜、智俱两位僧人住在武宁的明心寺,没过多久就和智俱一起到南山的北面躲避贼寇。 那时候天气寒冷,我们还得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前行,月黑风高的夜晚还不小心走进了杨梅林。经历重重危险,攀爬了三四里路,稍微往前走了一段就过了溪水。天亮后,我们到山野人家讨火,然后在岩窟里藏了十天。 智俱是闽地人,他感叹我行李钱财空空如也;道颜是蜀地人,却陷入了贼寇的包围之中。谁能想到我们的性命如同从针孔中逃脱一般侥幸,深沉的忧伤折磨着人,就像衰老和疾病带来的痛苦一样。 如今在春风沉醉、杨柳依依的寺庙边,我们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谈论着曾经那些如梦般的经历。不要嫌弃这只有一茎腌菜的简单饭菜了,要知道如今各地都还在战乱之中啊。
关于作者
宋代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