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 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 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 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 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 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 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 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 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 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 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题中寂堂
译文:
老虎曾卧在文公的庐舍之中,鸟儿在道林的居室里筑巢。这里本来就没有世俗的喧闹,又哪里需要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寂静呢?
人们为了逃脱溺水之险必定会登上高山,为了躲避火灾一定会奔向水泽。您看那些喜欢清静的人,其实心中各种思虑原本就未曾止息。
如果内心能够像被掏空了一样,那么即便面对各种境界也能保持自在。这位高僧很早就领悟了佛法大道,晚年也顺应着世间的行迹。
他抖落衣衫上的灰尘从灵岩山下来,手持锡杖飞到了京城。那高大的堂屋中有些什么呢?只见万卷书籍环绕着四壁。
有客人来到临风的走廊上,和高僧从早到晚愉快交谈。不要说这门前人来人往像集市一样,其中可有那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的人。
我们这些人被诗酒沾染了俗气,又有谁真正见证过这寂静之道呢?只有在寂静之时的那份意趣,唯有高洁之士才能体会得到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