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倣,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译文:
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如今已像浮云般消散,大篆、籀文这些古老字体,在世间也很少有人能数说得清了。
书法的发展逐渐衰落,到了草书和隶书阶段,和最初的字体相比,差别差不多有四五等了。
人们都去追逐那些像曾孙、玄孙一样晚近、变化较大的字体,却不再了解像父祖一般的古老字体了。
其中更可笑的是,人们对于各种字体的优劣,就像分不清鸡和鸭一样,随意地进行取舍。
谁还知道鲁国的漆书是什么样子,更别说谈论周朝的石鼓文了。
李阳冰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他却领悟到了千古以来篆书的精妙意趣。
在他之后,能继承篆书精妙的人是谁呢?骑省(徐铉)是人们最为认可的。
在明亮的窗户前,你拿出这小小的书法卷轴,我看后惊叹不已,忍不住用手拍打称赞。
我平生就像听惯了筝笛嘈杂之音一样,看惯了那些拙劣、不正宗的书法,就像看惯了猕猴的乱舞。
如今一看到像《韶濩》这样高雅音乐般的徐铉篆书,才相信世间真有像干戚之舞这样庄重、正统的艺术。
我拿起笔极力模仿,结果写在墙壁上的字就像小孩子写的一样难看。
我写的字像秋天的蛇一样弯曲不成样子,而且已经成了习惯,老迈的手腕白白地受苦。
我把这卷轴书归还给您,只能像韩愈一样,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