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值秋晚,登临良亦佳。 高台始基谁,未觉岁月遐。 维梁汉宠弟,非复莩附葭。 鸣鞭白云上,宝髻翻千鸦。 樽前第词客,坐使屈宋衙。 秖今竟何有,芜没荒烟斜。 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华。 空余古招提,老庞伴丹霞。 花气侵客袂,松声满邻家。 凄凉刧灰地,半似篁竹遮。 坐久鴈横野,炊烟映簷牙。 似闻睢阳曲,尚作儿童哗。 惜无斗酒酧,水厄空尝茶。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一
译文:
我在外漂泊,恰逢这秋末时分,登上这文雅台游览,感觉真是不错。
这高台最初是谁修建的呢?岁月似乎并没有过去很久。想起西汉时梁孝王,他可是皇帝的宠弟,权势显赫,并非像那微薄的关系。他当年骑着马,在白云缭绕间驰骋,身旁那些发髻高挽的美人,发丝如乌鸦羽毛般翻动。
在酒宴前,他评点着那些文人墨客,让屈原、宋玉那样的大才子都仿佛在他面前低头。可如今这一切还剩下什么呢?只有荒草在斜斜的荒烟中摇曳。秦朝废墟里,石人都已仆倒;楚地风俗中,还为章华台的消逝而悲叹。
只留下这座古老的寺庙,老和尚伴着天边的丹霞。花香弥漫,侵入了客人们的衣袖;松涛阵阵,填满了邻家的空间。这曾经经历劫难的凄凉之地,大半被竹林遮蔽。
坐了许久,大雁横过旷野,炊烟映照在屋檐角。好像还能听到睢阳的曲调,孩子们还在欢快地喧闹。可惜我没有一壶美酒来祭奠这往昔,只能以茶代酒,品尝这“水厄”之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