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公明赏晴轩

端居有何好,名与胜会并。 人生岂长闲,天宇不屡晴。 邂逅风日佳,一醉万事轻。 君家大父客,诗如九韶鸣。 浮春散无垠,揽取造物惊。 坐令绿野堂,岌嶪睢阳城。 风流被三世,诸郎未惭卿。 开轩著尊酒,报答千花明。 饮罢遣客休,仰空看云行。 是中有佳处,遑恤身后名。 宁为秋雨叹,更作秋虫声。

译文:

平日里闲居有什么好处呢?可这“赏晴轩”之名却与这美好的聚会一同让人难忘。 人生哪能长久地清闲自在呀,天空也不会总是晴朗无云。 偶然间遇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那就痛快地醉一场,把世间万事都看得很轻。 您家的祖父当年的宾客中,有作诗如同演奏出《九韶》之乐般美妙的人。 他的诗篇如春日的气息飘散在无尽的天地间,所展现出的才华让天地万物都为之惊叹。 这使得如同绿野堂一般的轩室,好似那巍峨的睢阳城般声名远扬。 这风流的家道传承了三代,您家的晚辈们也都不愧于家族的名声。 您打开轩窗摆上美酒,来回应这千万花朵绽放的明媚春光。 酒喝完后就让客人散去休息,自己仰头看着天空中云朵飘行。 这其中自有美好的意趣,哪里还顾得上身后的名声呢。 宁可像杜甫那样发出《秋雨叹》的感慨,也不要再像秋虫一样发出微弱无意义的哀鸣。
关于作者
宋代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