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十首 其六

沙路微行到懒窠,晚风斜日满烟萝。 焚香坐久疑无路,忽见帆樯竹外过。

译文:

我沿着沙地小路缓缓前行,一直走到了那名为“懒窠”的地方。此时,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西斜的太阳洒下余晖,整个地方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藤萝之中。 我点燃了一炷香,静静地坐着,沉浸在这静谧的氛围里,时间久了,竟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路可走的境地,四周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而幽僻。可就在这时,我忽然看到,在竹林的外面,有帆船的桅杆缓缓驶过。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