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见越山二首 其二

接武鸳鸾缀近班,愧无谋略济时艰。 打包结伴寻芳去,相对僧窗一味闲。

译文:

我和同僚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像鸳鸯、鸾鸟一样有序地排列在近臣的班次里上朝。可我内心深感惭愧,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谋略来帮助国家渡过当前的艰难时局。 于是,我收拾好行囊,约上同伴去寻觅美好的景致。我们来到僧舍,相对而坐,在僧窗之下享受着这份纯粹的闲适。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