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雁道中

晚潮落尽水涓涓,柳老秧齐过禁烟。 十里人家鸡犬静,竹扉斜掩护蠺眠。

译文:

傍晚时分,潮水已经完全退去,河水缓缓流淌,泛起细微的波纹。路边的柳树已不再鲜嫩,呈现出一种沧桑的老态,而田野里的秧苗却长得整齐又茁壮,此时已经过了禁烟的寒食节。 沿着道路前行,大约十里的范围内都是有人家居住的地方,这里一片安静祥和,连鸡犬的声音都很少听到。农户家的竹制柴门斜斜地敞开着,似乎在默默地守护着屋内正在眠期的蚕儿。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