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雨后对月招邻人夜饮不至独酌成诗一首以写一时之景

虹敛江空正寂寥,苦无灯火夜萧萧。 暮潮和雨归沧海,华月穿云上碧霄。 沙路微行尘不到,柴门深闭客难招。 一杯黎酒还成醉,羁枕时闻犬度桥。

译文:

农历七月十六,雨后初晴,江面上彩虹渐渐收敛,四周一片寂静落寞。夜晚没有灯火,周围只传来萧瑟的声响。 傍晚的潮水裹挟着雨水一同回归到茫茫沧海之中,皎洁的月亮穿过云层,高高地升入了碧蓝的云霄。 我在沙滩小路上缓缓漫步,路上没有飞扬的尘土。柴门紧紧关闭着,想要把邻居招来一同夜饮却没能成功。 我独自喝下一杯黎酒,不知不觉就有了醉意。躺在旅舍的枕头上,时不时还能听到狗过桥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