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 其二

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 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 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 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译文:

堤岸上的柳树,那细长的柳枝低垂着,轻轻拂动着路上的灰尘。这长长的柳枝啊,似乎只懂得牵绊那些想要回归家乡的人。 忙着筑巢的燕子,急匆匆地穿过帘幕,好像有着无比紧迫的任务。那带着雨珠的花枝,格外鲜亮,映入眼帘,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如果能独自拥有这一片山谷中的风烟美景,倒也算得上一种惬意。即便家中满床都是书籍,没有太多财富,也不算十分贫穷。 像我这样纵情吟诗、畅快饮酒的事,还得有你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才行。而那枯木庵前的野草,不管世事如何,依旧自顾自地迎来春天。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